当前位置:首页 > 基本信息 > 工作计划 > 学校发展规划

武汉理工大学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发布时间:2011-07-07      作者:规划与学科办

 

武汉理工大学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2001年-2020年)

为了适应新世纪国内外政治、经济、以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适应社会不断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特制定武汉理工大学创建“两个一流”高水平大学发展战略规划。

一、学校面临的发展形势

(一)学校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

1、新世纪的高等教育需要我校有更大的发展。进入21世纪,国际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各国基于科技和人才的激烈竞争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大众化的趋势,已把集知识、人才、科技等为一体的现代大学置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地位。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教育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这为我国高等教育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对我校的建设和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世纪的高等教育需要我校有更大的发展。

2、新世纪三大行业需要我校科技和人才的支撑。我校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建工建材、交通运输和机械汽车三大行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是形成我校办学特色、学科特色、人才特色的基础,新世纪建材行业“由大变强,靠新出强”、交通行业“科技兴交”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全面提升,都需要我校提供科技和人才的支撑。

3、区域经济建设需要我校发挥更大的作用。我校地处华中枢纽城市武汉,是部省市合作建设的大学,我校特有的学科优势、科技成果、专业人才等已经在武汉市、湖北省、华中地区乃至西部大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区域经济建设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我校理应在区域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特色与优势

我校已形成八个学科门类以及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教育培养体系;整体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和一大批省部级重点学科;建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基地、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跨学科高水平的科研基地。经过多年建设,学校已形成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1、工科特色与特色学科优势。我校已形成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与车辆工程、资源与环境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特色优势学科,这些学科实力居于国内先进水平,有的在国际亦具影响;形成了土木工程与建筑、能源与动力工程、应用经济学等主干学科群;形成了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新兴交叉学科群以及理学、法学、教育学、哲学等基础学科和人文学科,构成了面向21世纪的新的学科专业体系。

2、行业特色与共建优势。我校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面向建工建材、交通运输和机械汽车三大行业,使学校发展能够依托行业、面向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形成明显的行业特色。学校依托行业建立了建工建材、交通和汽车三个行业董事会,每个行业董事会都有几十家相关大型企事业单位参加,同时三个行业又都与教育部共建武汉理工大学,使得行业与学校成了紧密的共建体。

3、规模特色与合力优势。我校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规模已超过4万人,学生与教职工比相对较高;学校整体进入了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三校”合并,优势互补,整体实力增强,形成了明显的合力优势。

(三)差距与困难

1、学科结构与内涵方面。与国内一流大学相比,我校的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点和博士点数目偏少;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与工程研究中心偏少;理学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偏弱;学科结构不尽合理,整体实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2、人才结构与素质方面。与国内一流大学相比,我校培养的杰出人才偏少,人才层次结构偏低,缺乏大师级人才和高水平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教师学历结构不尽合理;部分教师和干部的教育观念滞后,创新意识不强,发展思路不够开阔。

3、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与国内一流大学相比,我校科研经费总体偏少,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少,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和奖项较少,科研基地建设相对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科技产业的发展尚未形成合力与规模。

4、校园现状与经济实力方面。与国内一流大学相比,我校经济基础较差,国家财政投入较少,获社会捐赠支持不多;校区分散,管理难度大,运行成本高;教学和科研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的配备不足,校园总体环境较差。

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牢固确立“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转变教育观念,推进全面素质教育,以“211工程”建设为龙头,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与科技创新,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经过20年努力,把我校初步建设成“整体水平国内一流,部分学科水平国际一流”的有特色的多科性、开放式研究型大学,使学校成为国内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解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科技创新基地和国际科技与文化交流基地。

(三)阶段目标

1、2001至2005年。这是我校整合和夯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要通过整合资源,深化改革,完成学科、专业、人才等结构性调整;在校本科生规模在35000人左右,研究生规模达到8000人以上;一级学科6-8个,博士点30个左右,硕士点70个左右,博士后流动站5-8个,力争成立研究生院。大力加强校园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设一批重点教学和科研基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重点推进材料学科、信息学科建设及与各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在以“211工程”建设项目为主的材料科学、高性能船舶、电动汽车等若干优势、重点领域实现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和产学研结合方面的突破性进展,通过国家本科教育水平评估,使学校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学术水平明显上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2、2006至2010。这是我校跨越和提升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要以全面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目标,抓住优势学科和优势领域,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基地,实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和整体实力的重大突破;重点发展主干学科、基础学科和新型交叉学科,推动各相关学科和领域全面发展;建成一级学科10个左右,博士点45个左右,硕士点80个左右,博士后流动站10个左右;进一步改善办学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科研教学条件,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综合实力和国际国内地位。

3、2011至2020年。这是我校全面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要进一步充实学科内涵,使我校的工科、理科、管理和经济学科的国家重点学科达到12个左右,一级学科达到14个左右;文学、法学、哲学和教育学建成2-3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达到3-4个。全面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加强与世界知名大学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完善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基地建设,把学校初步建设成“整体水平国内一流,部分学科水平国际一流”的有特色的多科性、开放式研究型大学。

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努力,到2050年,将我校建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全面实现“两个一流”的战略目标。

三、战略思路

(一)战略方针

1、特色战略。实施特色战略是学校定位与发展之本。我校具有明显的学科特色、行业特色和共建特色,继续加强这三大特色是学校“以特色创优势”的重要保证。特色战略要贯穿于学校的一切工作,要逐步形成学校的学科特色、教育特色、科技产业特色和管理特色。

2、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协调发展战略是学校“以创新求发展”的重要保证。协调发展战略的内涵,就是要通过努力,推进学、研、产紧密结合和协调发展,推进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协调发展,推进大校园的规划建设与协调发展,进而推进整个学校的快速建设与协调发展。

3、国际化战略。实施国际化战略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走国际合作的道路,并且与国际知名大学联手,广交朋友,扩大影响;进一步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使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发展、社会服务步入国际竞争的舞台,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创新战略。实施创新战略是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学校只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创新,包括观念创新、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学校倡导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大力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弘扬开拓精神,营造创新氛围,努力培育学校对知识和技术的原创能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二)发展思路

1、以发展促融合,以融合求发展。坚持“以发展促融合、以融合求发展”,是根据合并高校的特点和我校的基本情况所确立的一个重要发展思路。学校紧紧抓住“发展是硬道理”这个纲,始终围绕学科的发展、教学科技的发展、学校整体的发展来开展工作,凝聚人心,逐步实现学科专业的融合和校园精神的融合。通过融合,使办学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使学科专业和人才结构更趋合理,使一批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交叉学科产生和发展,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2、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求发展。坚持“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求发展”,是学校以校情出发、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根本发展思路。学校具有明显的学科行色、行业特色和共建特色,特色是形成我校办学优势的巨大资源。学校要找准特色、坚持特色、发展特色,走“以特色创优势”之路。同时,要坚持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营造学校的创新氛围,培育学校对知识和技术的源创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创新的思路推进学校发展。

3、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共建。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共建”,是学校发挥学科特色和优势、服务社会、谋求发展的基本发展思路。学校要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的优势,构筑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平台,以对社会的服务和贡献促进社会和学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学校要加强与行业、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共建,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充分的发挥校友和校友会的作用,构成与社会连接的网点渠道,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全面互动,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支撑条件。

四、战略重点

为有效地推进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实现“两个一流”的宏伟目标,我校必须牢牢抓住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工作与产业化、队伍建设和校园建设等事关全局发展的五大要素,以此作为中长期发展特别是“十五”期间的战略重点,通过实施五大工程,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扎实工作,带动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快速协调发展。

(一)重点学科建设工程

1、基本思路。适应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通过“211工程”二期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发展优势学科、建设主干学科、加强基础学科、促进新兴交叉学科;形成结构合理、特色突出的学科专业体系。

2、主要任务。

——举全校之力,重点建设材料和信息学科,构筑若干学科公共支持平台,推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集中多学科的优势,重点发展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与建筑、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资源与环境工程等学科,全力推动这些学科与区域及行业的共建,促进它们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渗透,逐步形成更具特色和优势的主干学科。

——高度重视理学的基础学科地位,积极推进文、法、经、教、哲等人文和社会学科的建设。以建设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为突破口,促进理科与优势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的结合,全面提升理科实力,为我校其他学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积极支持我校的人文和社会学科的建设,大力推进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加快发展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环境与能源科学等交叉学科。以申报“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为动力,整合相关学科的优势,形成有我校特色的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学科,同时,加快我校环境和能源学科的建设,使上述学科发展为新的特色优势学科。

(二)全面素质教育工程

1、基本思路。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全面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优化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建立现代教育技术支持的教学保障体系,使学校成为我国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2、主要任务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深入开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材建设改革。加强现代化教学基地、教学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推进全面素质教育。按照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强化德育工作,加强“两课”教育,推进教学活动与教书育人的结合,广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良好条件,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改革研究生管理模式,使研究生成为学校理论创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生力量。博士生还应具有一定的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本科生教育。努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善创新、有特色、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通过国家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高职教育、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主要培养面向基层、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三)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工程

1、基本思路。面向科技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主战场,重视基础研究,加强高技术研究和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创新,推进学科交叉和技术集成,实现各学科研究领域的协调发展;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依托优势学科,发展高科技特色产业,实现科技产业跨越式发展。

2、主要任务。

——承担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十五”期间,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经费大幅增长达到6-8亿元;承担一批“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项目,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工程项目,产学研合作和国际科技合作等重大项目,面向科技前沿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0-100项;2006-2020年,要以此为基础,实现更大的突破。

——建立一批高水平跨学科研究基地。“十五”期间,现有科研基地从条件上充实、完善、配套,在运行上形成良性循环。同时,要根据学科建设需要,新增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5-10个;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积极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工程建设,同大型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15-20个;利用学校多学科优势,加强联合攻关,新建校级跨学科研究中心10-15个。

——培养一批优秀的科技队伍。注重在优势学科、主干学科、新兴交叉学科中发展一批能够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的重点科技领域,同时,培养和造就一支能够承担重点科技项目的高水平科技队伍。

——加快科技产业的发展。依托优势学科和优势科技领域,完成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建设,引进高科技项目和企业,组建3-5个高科技股份公司,争取1-2个高科技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十五”末期校办产业产销售收入达到5-7亿元,实现学校高科技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1、基本思路。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促进优秀人才快速成长,建设一支结构优化、规模适当、素质良好、富有活力、勇于创新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2、主要任务。

——实施“高层次拔尖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十五”期间,培养和引进20名左右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知名学者和大师级人才,其中院士5名左右,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知名学者15名左右;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首席教授或学科带头人50名左右。

——实施“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计划”、“中青年教师博士化培养工程”和“国际化战略人才培养工程”,形成适应国际化需要的中青年学术队伍,改善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学缘结构,使我校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教育部的要求。

——充分注重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形成一支符合现代大学管理要求的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

——以人为本、深化改革、重心下移、科学管理,形成政策配套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潜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校园建设工程

1、基本思路。以建设现代化大校园为目标,通过校园置换、体制划转、整体拆迁、贯通工程、联合开发、周边整治等措施扩大主校区的版图,科学进行校园总体规划,合理配置校内教育设施,充分开发周边教育资源,合理进行校园功能区分,把武汉理工大学校园建成功能区划合理、教学科研设施完备的现代化大校园。

2、主要任务。

——规划用地,完整版图。未来五到十年,主要通过新征土地、校园置换和后勤社会化等方式,就地拓展和开发建设,完整校园版图,按4000亩(马房山校区3000亩、余家头校区1000亩)进行总体规划。

——功能分区,合理调整。形成功能明确的教学区、科学研究区、行政区、文体活动区、科技园区和学生、教职工生活区。

——环境整治和人文景点建设。大力推进校园周边及园区环境的整治与建设;建设一批校园标志性景观,增强校园的文化及艺术氛围;以校园中心区为亮点,促进各具特色的高品位人文景点建设。

——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校园交通和水电气网的改造和建设,加强校园网建设,建成数字化校园;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育质量。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1、坚持理论学习,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和完善各级中心组学习制度,自觉实践“三个代表”,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综合管理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增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团结拼搏、高效务实和勤政廉洁的坚强集体。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快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的步伐,积极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措施,培养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

2、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的先锋队作用。充分发挥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校为阵地,以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教育活动为载体,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理论素质,增强党性观念。积极推进党员发展工作,壮大党的队伍,为学校的发展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3、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为指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使全校教师干部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发展意识和全局意识,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和争创一流的精神风貌。

(二)推进校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加强德育工作,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系统,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课程改革;加强以军训和国防教育、勤工助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教育;加强以创建文明宿舍、文明教室、文明班级、文明食堂为主要内容的行为规范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使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2、加强校风建设,强化师德教育。积极倡导“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风气,努力形成“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高度重视师德教育,使广大教师严格要求自己,恪守职业道德,敬业爱岗,严谨治学,用科学知识和人格力量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起“爱学习、爱集体、爱学校”和“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良好风尚。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团学联和院系的组织领导作用,重视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加强学生社团的管理,重点扶持文化性、科技性、艺术性社团,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和文化氛围,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三)深化体制改革,多方筹资,保证各项重点建设顺利完成

1、深化改革,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以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为核心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管理重心下移,形成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的校、院(系、中心、所)两级管理体系,全面实行二级目标责任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新的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二级单位广大教师干部的积极性,适应现代大学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校级行政垂直管理与校区管理之间关系协调问题和工作有效性问题,使学校管理体系以高的品质和高的效率进行运转。

2、校务公开,民主管理,依法治校。高度重视“教代会”、“职代会”和全校教职工、各民主党派在学校建设发展和参政议政中的作用,广泛听取离退休人员和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思想上、制度上和实际工作中,充分保证各方意见渠道的畅通,使我校的管理逐步融入现代大学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真正实现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

3、多方筹集资金,保证各项建设工作顺利实施。“十五”期间,学校将筹资12亿元分别投入到五大工程的实施和建设中。为此,我校要充分利用中央有关部门和湖北省、武汉市共建学校的条件,充分发挥行业董事会、校友会参与和支持学校建设的作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科技服务与合作共建的优势,多渠道筹集资金,使学校建设和发展有充足的资金保证。

 

 

建设“整体水平国内一流、部分学科水平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我校在新世纪的神圣追求和奋斗目标。这个目标集中体现了全体理工大人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科教兴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这一建设目标,任重而道远。我们坚信,只要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三个面向”,牢牢抓住学科建设这个核心,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行业董事会、校友会参与和支持学校建设的作用,充分依靠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坚持改革和创新,我校就一定能得到快速、健康和持续的发展,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实现“两个一流”的宏伟建设目标。

 

附件下载


招生电话: 027-87859017 027-87858399(本科生) 027-87651413(研究生)
地址:武汉市珞狮路122号 联系电话:87251442
Email:xxgk@whut.edu.cn

  • 武汉理工大学新浪微博
  • 武汉理工大学腾讯微博
  • 武汉理工大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