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本信息 > 工作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安排

武汉理工大学2019年党政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9-02-28      作者:党政办公室

  


  学校2019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决以“四个意识”导航、“四个自信”强基、“两个维护”铸魂,对标对表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和“双一流”建设要求,做实做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做好全局性工作,大力推进改革性工作,着力落实标志性工作,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落地见效,以优异的成绩向祖国七十华诞献礼。

  一、做实做强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

  把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及总书记关于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学思在前、践悟在前。用好“学习强国”“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理工党员网”等学习平台,引导师生系统学、跟进学、联系实际学,做到学懂弄通悟透、走心走深走实。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术、进学科、进课程、进培训、进读本。开展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理论征文和讲座论坛等活动;推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方向;深化“党委抓课堂”工程,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和学院(部)党组织书记、院长(主任)每学期至少讲一次思想政治理论课;选好配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等学习读物,推动师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注重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的深化、内容的消化和实践的转化。编写展现高等教育发展和学校建设成就的通俗读本,用“高等教育故事”和“理工故事”增强师生信仰信念信心。

  (责任领导:信思金、王乾坤、康灿华、赵经、孟芳兵、申祖武,牵头单位:宣传部、党政办、组织部、学工部、团委、教务处、研工部,配合单位:各二级党组织)

  (二)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以交通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推动更多学院探索学科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融合贯通的一体化思政模式。打造优质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课堂,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资源,积极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深化学生思政、教师思政、课程思政、学科思政、环境思政等“五个思政”改革创新,以项目方式组织推进学校“十大育人体系”。深化新时代“旗帜领航卓越人生”工程,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宣传国家发展成就、高等教育发展成果和学校发展成绩,开展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五四”以来的中华民族奋斗史宣传教育,宣传好校友建功立业优秀事迹,讲好“理工群星”青春奋斗故事。加强精细化和触心式服务,开展学生真实需求的有效调研,及时满足学生现实需求与发展期待。创作原创文化作品,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深化基层文化品牌创建,推动彰显理工特色的文化标识建设。整合“三微一端”媒介资源,推动校属媒体融合发展。全面构建适应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凸显新时代价值引领的卓越教师培育体系;实施“旗帜领航·争创先锋”计划,大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实施“师德养成·正心修身”计划,大力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水平;实施“文化涵养·卓越教师”计划,大力提振师道尊严。发挥“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的经验优势,依托基层工会组织开展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严格学生学习过程管理,严把毕业出口关,彻底改变“快乐”大学的错误思想观念。进一步推动团学组织改革,引导团学组织回归本色、发挥职能。

  (责任领导:信思金、张清杰、王乾坤、夏江敬、康灿华、陈文、孟芳兵、申祖武,牵头单位:宣传部、党政办、学工部、工会、团委、教务处、研工部、教师工作部,配合单位:各二级党组织)

  (三)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进一步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情况报告制度,进一步贯彻落实教学科研单位党组织委员会议事规则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发挥二级党组织在教学科研管理、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政治把关作用。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完善《武汉理工大学中层领导班子和中层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加强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新时代直属高校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培养选拔工作实施办法》,开展优秀年轻干部集中调研,加强培养锻炼,拓宽优秀年轻干部成长路径。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培训、优秀年轻干部和青年学术骨干培训等各级各类干部培训。制定《武汉理工大学纪检监察干部行为规范》,充分发挥二级单位纪委和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作用。持续推进“辅导员能力提升计划”,打造一支善于引导广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创造卓越人生的学生政工干部队伍。深入实施“名师名导班主任计划”,探索开展班主任工作学生满意度测评,建立班主任队伍工作激励机制。结合干部日常监督开展机关作风建设督察,落实学校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建设,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

  (责任领导:信思金、张清杰、赵经、夏江敬、孟芳兵,牵头单位:组织部、统战部、纪委监察处、学工部、工会、研工部,配合单位:各二级党组织)

  (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构建学校党委、二级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党员“四位一体”的组织体系,形成落实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大会。全面推行巡察制度,上半年,巡察材料学院、交通学院、机电学院、能动学院、土建学院、道桥中心、新材所、测试中心、产业集团;下半年,巡察汽车学院、信息学院、管理学院、物流学院、交通中心、图书馆、档案馆、研究生院。强化巡察结果的运用,推进巡察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把巡察结果和整改情况作为班子和干部个人考核评价、选拔任用、评奖选优、惩诫处罚的重要依据。认真做好二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做好基层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检查、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围绕教育系统“支部建设年”,深化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深入实施“师生结对·支部共建”特色党建活动,深入实施“对标争先”建设计划,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推进教师党支部联系学生班级制度,做好“党建工作标杆党组织”“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党员标兵”的评选表彰。加快推进学生党建进第一和第二课堂、进生活园区、进学生社团。提高离退休教职工党建工作质量,着力推进离退休工作信息化、精准化、规范化。建立后进党支部常态化整顿机制和后进党员常态化帮教机制。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进一步完善校属各单位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继续开展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及成员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全程纪实试点工作,将已被巡察单位和部分重点、敏感部门纳入试点范围。继续推进纪委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抓实专职纪检干部、二级单位党委(总支)书记、纪委书记、纪检监察员讲廉政党课。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日常监督,持续督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大师德师风建设不力和巡察反映违规违纪问题的问责力度,严肃查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开展纪律处分决定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回头看”,开展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的专项治理,持续整治师生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凝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继续做好信访工作。

  (责任领导:信思金、张清杰、夏江敬、赵经、孟芳兵、申祖武,牵头单位:纪委监察处、党政办、组织部、学工部、研工部,配合单位:各二级党组织)

  (五)维护学校政治安全和校园稳定

  坚守政治担当,层层压紧压实安全稳定主体责任。加强师生安全法制教育,提高发现力研判力处置力,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校园大安全观。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心防、阵地防、环境防和机制防等工作要求,建立完善安全稳定预警与应急响应体系,构建学校大安全工作格局。保持高度政治敏锐性和警觉性,牢固树立底线思维、风险意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立学校党委、二级党组织、基层支部三级宣传思想与意识形态工作网络与责任体系。严格论坛、讲座、报告、网站、出版物、教室、会议室等的审批和管理,加强教材使用、教学管理、教师引进、学生活动等方面的政治把关,抓好重点领域、重要时间节点、重点人的意识形态安全防范。建立网络舆情研究中心,抓好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及舆论引导。规范师生自媒体管理,提升新媒体应对能力。坚持依法治密,健全保密工作体系,高质量通过学校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复查。加强校园交通安全整治,彻底消除交通安全隐患,确保校园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做好消防安全、公共安全、治安和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整治,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完善校园突发事件应对处置预案,有效降低学生非正常死亡率。

  (责任领导:信思金、张清杰、申祖武、王乾坤、康灿华、陈文、赵经、孟芳兵,牵头单位:党政办、保密办、法治办、信息化办、余区管委会、宣传部、学工部、团委、教务处、研工部、教师工作部、国资处、后保处、保卫处、网络中心、后勤集团、医院,配合单位:各二级党组织)

  二、努力做好全局性工作

  (一)全力推进一流本科教育

  重点做好4项工作。

  全面落实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实施方案(五大计划·八大行动),制定实施细则;各教学科研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一流本科建设具体落实计划。

  加强一流专业建设。深入推进新工科建设和相关专业升级改造;推进专业评估与专业认证,依据国家专业评估与排名结果,优化专业结构,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行业转型升级需要,以一流学科专业建设为引领,协同推进相关专业融合发展。

  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建立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开放共享机制;完善组织学生参加学科与科技竞赛的工作机制,学生参加学院学科与科技竞赛实现全覆盖;加快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二期)建设,按计划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梦工场建设。

  强化落实高水平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将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作为本科教学考核和教学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比例不低于90%。

  (责任领导:康灿华,牵头单位:教务处、创业学院,配合单位:信息化办、学工部、研究生院、科发院、人事处、财务处、督导办、科技转化中心、网络中心,承担单位:各教学科研单位)

  (二)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重点做好4项工作。

  科学谋划重大科技项目。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依托学校学科优势与特色,以一流学科为牵引,跨学科组织重大项目系列研讨会,跨学科组建重大项目研发团队,提前组织重大项目预研、论证等,科学谋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防重大科技项目、工信部高技术专项、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社会合作重大横向科技项目等重大科技项目。

  大幅提高国家基金申报数量和质量。进一步强化承担基金项目在专业技术岗位晋级及聘期考核的权重;进一步强化承担基金项目在研究生导师,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评审中的权重;加大支持力度,提前策划、组织项目申报,力争在杰青、优青、重点重大项目方面实现新突破。

  加大国家级科技成果的培育力度。制定学校国家级科技成果培育规划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加强重大科技成果培育;设立学校科技奖,强化自主创新基金立项管理,优先对获奖成果给予支持、培育和孵化,加强重大科技成果储备;支持重点培育项目负责人及其团队开展项目申报、专利申请等,夯实重大科技成果基础;建立对重点培育项目的定期调研机制,强化重大科技成果服务。

  大力推进横向科研供给侧改革。以特色大项目群、高价值专利包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学校横向科研“双轮驱动”可持续增长机制;出台校外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布局优化及质量提升方案,强化校外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的考核评估,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内涵发展;强化校地校企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策划重大横向科研项目;加强科技成果转化队伍建设,设立科技成果转化特聘岗和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基金(500万元/年),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小分队建设,加快孵化高价值专利包。

  (责任领导:刘祖源,牵头单位:科发院、科技转化中心,配合单位:党政办、研究生院、人事处、社会合作处、财务处,承担单位:各教学科研单位)

  (三)加快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

  重点做好6项工作。

  顺应信息化2.0时代,推进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落实教育部信息化2.0行动计划,完善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完善信息化支撑学校治理体系建设的有效机制。

  服务“双一流”建设,提升信息化支撑能力。推进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一流本科建设信息化支撑计划;服务一流学科建设,探索建立一流学科信息化支撑平台;推进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发挥信息化在学生管理和辅助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推进校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学校管理效率。进一步优化各管理业务系统,推进业务互通和数据共享,探索建设数据可视化系统;加快推进新OA系统全面上线运行,提升学校管理信息化水平。

  加强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深化“一站式”网上服务平台建设,完善100项网上服务事项运行机制,新增30项服务事项,增强“让信息多跑路、师生少跑腿”的体验感;探索信息化与目标责任制、服务满意度评价的融合机制。

  加强信息化支撑环境建设,提高信息化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学校各类数字资源建设,提升数字资源配置能力;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提升网络硬件支撑能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优化站群平台系统,探索建设基于GIS的数字校园信息共享平台,提升信息化基础平台支撑能力;强化网络安全,落实等保制度,完善应急预案,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加大信息化宣传培训力度,提升师生信息化应用能力。加大学校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专项培训,提高信息化系统利用率;加强信息化业务培训,提高教职工信息化素养和应用能力。

  (责任领导:申祖武,牵头单位:信息化办、网络中心,配合单位:党政办、发改办、组织部、学工部、教务处、研究生院、科发院、人事处、财务处、国资处、图书馆)

  三、大力推进改革性工作

  (一)大力推进学部制改革,加快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重点完成5项任务。

  实施学部制改革。出台《武汉理工大学学部制改革实施方案》,理顺学部与学院的关系,完善学部功能定位、具体职责及运行机制;加大对学部的政策支持,设置新兴交叉学科建设专项经费支持学部新兴交叉学科建设,设置新兴交叉学科平台建设专项经费支持跨学科科研平台建设,设置跨学科研究生招生专项指标支持跨学科人才培养,设置跨学科人才引进与职称评聘专项指标支持跨学科队伍建设。

  督查落实《第五轮学科水平评估迎评工作方案》。成立第五轮学科迎评方案督查落实专项工作组,每季度开展 1 次学科建设迎评方案任务分解落实情况检查。

  实施“双一流”建设项目动态调整。对“双一流”建设项目进行动态调整,建立末位淘汰制及奖惩机制,对于建设成效显著的项目,提升建设层次或增加投入;对于成效一般或较差的项目,降低建设层次或予以淘汰。

  推进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建设。重点培育建设人文社会学科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和特色学科领域;加强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知识产权研究中心、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法学研究中心等4个研究中心建设。

  加快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建设。深化政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推进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加快落实社会捐赠,支持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大楼建设。

  (责任领导:王发洲,牵头单位:研究生院,配合单位:教务处、科发院、人事处、财务处、社会合作处,承担单位:各教学科研单位)

  (二)深化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激发人力资源活力

  重点完成3项任务。

  深化全员聘用制度改革。强化岗位聘用管理与聘用考核,按照“分类考核、差额设岗、竞争上岗”的原则,建立在岗职工“能上能下”的聘用机制,对同类岗位津贴标准实行分级管理,建立未竞争到相应岗位人员的岗位津贴下浮机制,对聘期考核不合格人员实行降聘或转聘;探索建立教师岗位长聘、准长聘制度,突出业绩导向;强化新聘教师、辅导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建立新进教职工“能进能出”的聘用机制,对未达到聘期要求的予以降聘、转聘或解聘;改革教师职务特评特聘制度,强化合同管理与考核,建立教师职务“特评+预聘”制度,突出成果导向,强化聘期考核,对未达到聘期考核要求的予以降聘或解聘。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与考核力度。完善学校海外人才招聘机制,优化校院两级人才工作机制,提高高层次人才引进奖励力度;强化各类高层次人才聘期考核、“15551”人才聘期考核,对未达到聘期要求的调减待遇或不予续聘,对聘期内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的建立免考核制度;突出标志性成果和学术综合评价,调整新教师A、B类聘用政策。

  改革博士后制度。加快提升博士后质量,以科研发展为导向,制定学校博士后工作改革若干意见;与“一流学科”建设相结合,建立健全以学科为基础的博士后分类分层招收、培养、管理、考核机制;设立博士后专项基金,提高博士后待遇,扩大博士后招收规模,充实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责任领导:陈文,牵头单位:人事处,配合单位:教务处、研究生院、科发院、财务处,承担单位:各教学科研单位)

  (三)全面推进社会合作与校友工作综合改革,努力实现新突破

  重点完成5项任务。

  全面推进校友工作综合改革。召开学校首次校友工作大会,召开校友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逐步完善校友信息,加强地方校友会建设;推进校内“校友之家”建设;推进校友卡建设;策划校友返校季活动。

  打造学校与行业“发展共同体”。搭建高层互访交流平台,完善服务行业企业机制,校领导带队走访每年不少于5家单位,分管校领导带队走访每年不少于10家单位;围绕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策划举办行业协同创新高端论坛3场以上;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互动交流,推进学校、学院与行业企业深度对接活动100次以上;策划开展三大行业企业校园招聘季活动,提高学校毕业生到行业就业的人数和比例,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推进社会捐赠和基金会工作实现新突破。策划重大项目,编制捐赠项目手册,不断拓宽筹资渠道;引入社会基金,探索基金专业运营管理,提高保值增值能力;建设捐赠墙、荣誉墙,加强政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捐赠氛围。

  大力提升社会合作能力。持续推进“环理工大创新经济圈”建设发展,加强余区交通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临雄楚大道IT创意大楼和国际化教育示范区建设;完善社会合作机制,出台并落实《武汉理工大学国内合作管理暂行办法》;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支持区域、行业、地方经济建设,加快与揭阳市人民政府、招商局集团共同推进武汉理工大学揭阳校区建设。

  构建校友会、行业理事(董事)会、基金会、社会合作“四位一体”合作发展新格局。构建校友会、董事会、基金会、社会合作一体化的信息化综合平台,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工作深度融合,实现校友信息、行业资源、社会资源有效共享;构建校院两级联动、以学院为主体、全体师生参加的大校友工作格局,营造人人关心校友工作、人人参与校友工作的良好氛围;逐步构建与学院发展规模相适应的社会合作与校友工作评价体系,完善与行业合作和贡献度相匹配的奖励机制。

  (责任领导:申祖武,牵头单位:社会合作处,配合单位:党政办、发改办、余区管委会、学工部、财务处、基建处、科技转化中心、网络中心,承担单位:各教学科研单位)

  四、着力落实标志性工作

  (一)卓越人才培养工程

  重点做好18项工作,完成年度任务指标。继续深化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建设,加快先进制造与信息化试点学院建设,完善设计创新试点学院建设方案;大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竞赛奖项及专利达600项;建设本科生信息化课程200门;外籍专家授课的国际化课程达20门;深化留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来华留学生规模力争达到 1900人;留学生全英文授课专业达12个;力争建成国家级一流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8个;博士研究生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比例达到75%以上;大力推进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武汉理工学院建设;加快推进武汉理工大学艾克斯马赛学院建设;推进研究生教育规范化与课程试点改革,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学术硕士研究生在重要刊物发表论文比例达到40%以上;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得专利等应用成果、职业资格比例达到40%以上;获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8篇,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0-40篇;建设研究生在线课程 22门;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世界500强企业就业的人数比例达到48%,面向三大行业就业的人数比例达到36%;立项资助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0项;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梦工场建设,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400个。

  (责任领导:康灿华、王发洲、孟芳兵,牵头单位:教务处、研究生院、学工部、团委、国际处、国教学院,配合单位:财务处、网络中心,承担单位:各教学科研单位)

  (二)卓越科技创新工程

  重点做好19项工作,完成年度任务指标。力争获国家科技奖2-3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5-7项,力争实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取得突破;新立千万级项目3-5项;获批国家自科基金185项,国家社科基金27项;实现到校科研经费9.5-13亿元;力争新建国家级科研基地1个,力争国家级国防和人文社科基地突破;争取年专利申请量突破2000件,发明专利授权600件;争取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规模超过4.75亿元;共建校外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机构25个以上;完成专利转化120项以上;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收入(资产)5000万元以上;专利转化率达到10-20%,技术市场交易合同额达到9亿元;加快推进藏文化数字传播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出版融合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申报,推进汽车零部件技术、港口物流技术与装备、危机灾害与应急管理等国家级科研基地培育和建设;推进学校与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联合申报“国家玻璃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推进学校与国家海洋实验室联合成立“海洋新材料”研究中心;新增高水平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5-19项;组织召开高端国际学术会议12-16次;构建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与1-2所国际知名大学新建合作关系;邀请海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合作科研45人次以上,邀请海外学者来校交流和讲学750人次以上;做好校属企业体制改革工作,大幅提升校属企业质量。

  (责任领导:刘祖源、王发洲,牵头单位:科发院、科技转化中心、国际处、产业集团,承担单位:各教学科研单位)

  (三)卓越队伍建设工程

  重点做好8项工作,完成年度任务指标。进一步推进实施“15551”人才工程,新增战略科学家1-2名、学科首席教授10人、产学研合作特聘教授12人、特色专业责任教授教学创新团队及精品课程教学名师10-20人、青年拔尖人才20人;在本学科领域有重要影响的领军人才达到70人;新增青年教学名师40名;面向全球招聘教授10人以上、引进海外知名大学博士(后)60人以上;选派60-70名中青年教师赴国外进修、40名青年教师赴企业锻炼;举办武汉理工大学第三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加大高水平青年人才引进和申报力度,实现“四青”人才稳步增长;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支持、考核评价、激励约束、退出机制。

  (责任领导:陈文、康灿华、刘祖源,牵头单位:人事处、教师工作部、教务处、科技转化中心,配合单位:财务处、国际处、国资处,承担单位:各教学科研单位)

  (四)大学治理工程

  重点做好10项工作,完成年度任务指标。继续深化学校3个层面18项改革,完成年度改革任务;推进依法治校,完善以章程为统领的规章制度体系,建立学校有效规章制度清单,健全学校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开展学校第二个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和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预研工作,提出学校未来30年战略发展思路;协同推进“综合改革、内控体系、清单制度、机构优化、信息化平台”五位一体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内控体系,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重点推进合同管理、印章管理制度的修订工作;深化清单制度建设,依据机构优化调整后的职责,梳理完善管理责任清单、服务职能清单、负面清单;加强与中央部委、地方政府、高校合作,重点推进与揭阳市人民政府、招商局集团三方合作,推进与海南省、株洲市等省市地区的全面合作,推进与南昌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共建工作;完成《武汉理工大学形象标识手册》并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应用;召开第三届教代会第四次会议,充分发挥两级教代会在民主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党外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在民主监督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学校管理和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

  (责任领导:申祖武、陈文、夏江敬、赵经,牵头单位:党政办、法治办、发改办、社会合作处、统战部、离退休处、工会,配合单位:宣传部、人事处、网络中心,承担单位:各二级单位)

  (五)财经保障及审计监督

  重点做好14项工作,完成年度任务指标。建立开源增收协同保障机制,力争学校收入增长4-8%;提高基本收入(含教学收入),力争同比增长5%以上;扩大专项收入,力争同比增长5%以上;拓展科技收入,力争增长10-15%;强化合作共建,力争引资15亿元;加大社会捐赠,力争捐赠收入增长30-50%;加快校办企业发展,建立校办企业回馈学校发展机制;建立节支节流协同工作机制,优化人员结构,合理控制人员增长(含合同制);加强基建工程全过程成本控制与维修工程成本分担机制;优化后勤物业岗位科学设置与成本计量方法;加强财务管理,推进预算体制改革和支出分类改革,建立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推进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做好财务审计工作,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审前告知试点工作及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试点工作,探索从项目投入、项目过程、项目产出、项目效果四个方面进行综合绩效评价;做好工程审计工作,加强建设工程阶段性管理审计,探索预算审核、施工阶段审计和结算审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实现从“合规性审计”向“效益性审计”转变;加强审计整改的督促检查。

  (责任领导:王乾坤、夏江敬、康灿华、陈文、刘祖源、孟芳兵、申祖武,牵头单位:财务处、审计处、科发院、社会合作处、人事处、基建处、后保处、科技转化中心、产业集团、国教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配合单位:相关二级单位)

  (六)校园建设与综合保障

  重点做好15项工作,完成年度任务指标。做好先进材料制造装备实验楼改建工程、南湖工科综合实训中心一期(土木工程教学实验中心)、余区交通协同创新中心向教育部申请备案工作;做好南湖校区学生公寓12-14号楼、硅酸盐建筑材料实验大楼、南湖校区学生公寓15-17号楼、科技孵化楼(二期)、科技孵化楼(三期)相关报建工作;开工建设南湖校区学生公寓10号楼一期、南湖校区学生公寓10号楼二期、南湖校区学生公寓11号楼、余家头校区学生宿舍、南湖工科综合实验楼一期、数字天象馆;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梦工场、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实验大楼项目建设;根据教育部工作安排,实施学校公务用车改革方案,建立健全公务用车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公房优化配置及有偿使用,完善二级单位公房分类委托管理、使用与检查,实现公房调整与使用动态管理;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与环境保护,加强实验室安全抽查、重点督查与专业性检查,完善实验室危化品、特种设备、辐射防护等管理制度;加大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效益考核;完善危化品管理系统、公房管理信息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和物资采购招标系统等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学校后勤保障制度体系建设,制定学校绿化管理制度、已售公有住房交易管理制度;做好2019年教育部国拨维修项目;做好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柔道赛事的相关保障工作;制定并实施学校道路、建筑、景观命名方案,编制《魅力校园指南》;继续加强图书、档案工作,进一步提高图书、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益;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服务中心、材料研究与测试中心、教学督导与质量管理办公室等单位建设,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领导:刘祖源、孟芳兵、申祖武,牵头单位:党政办、发改办、基建处、后保处、余区管委会、国资处、社会合作处、图书馆、档案馆、网络中心、教服中心、测试中心、医院、后勤集团、体育部,配合单位:相关二级单位)

  五、认真办好惠民实事

  重点做好5项惠民实事。实施校园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完成余区大学生活动中心维修改造;完成学校雨污分流项目建设工作;完成余区试点单元加装电梯工作,加快启动马区试点单元加装电梯工作;加快推进余区后勤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责任领导:孟芳兵、王乾坤、赵经、夏江敬、陈文,牵头单位:保卫处、后保处、余区管委会、后勤集团、离退休处、工会、发改办,配合单位:各二级单位)

附件下载


招生电话: 027-87859017 027-87858399(本科生) 027-87651413(研究生)
地址:武汉市珞狮路122号 联系电话:87251442
Email:xxgk@whut.edu.cn

  • 武汉理工大学新浪微博
  • 武汉理工大学腾讯微博
  • 武汉理工大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