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本信息 > 工作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安排

武汉理工大学2022年党政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2-04-13      作者:党政办公室

  学校2022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学校“十四五”规划为引领,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落实定点帮扶政治任务,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持续深化综合改革,进一步凝练工作理念、开展对标检视、落实关键举措,转变观念、凝聚共识、攻坚克难、稳中求进,确保全面完成学校2022年度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1.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学习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重点,进一步通过深入领会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凝聚奋进力量。开展迎接学习宣传二十大专项行动,制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方案》,开展二十大精神系列宣讲;围绕“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主旋律,开展“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校师生喜迎党的二十大的浓厚氛围,掀起学习二十大精神热潮。推动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深入推进党的历史和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化“四史”教育。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系统性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产生一批理论研究成果。

(责任领导:刘春江,牵头单位:宣传部,配合单位:各二级党组织、校属各单位)

2.筹备召开第四次党代会全面总结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管党治党、办学治校成绩和经验,分析学校当前发展面临的形势,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校发展实际,研究谋划今后五年及更长时期内党委领导学校建设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远景规划和实施步骤。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高质量的党委工作报告、纪委工作报告和学校第二个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认真做好会议前期准备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环境氛围,适时召开学校第四次党代会。

(责任领导:赵经、王乾坤、夏江敬、陈文、刘春江,牵头单位:组织部、党政办、纪委监察处、发改办、宣传部,配合单位:各二级党组织、校属各单位)

3.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党建质量和“双创”水平。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做好党总支按期换届、二级党委委员增补和机关职能部门等党支部换届调整工作,落实“管理、后勤等部门党支部书记一般由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的新规定,配强用好基层党组织书记。组织实施二级党组织书记政治能力提升、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质量攻坚、大学生党支部书记骨干培养等专项培训工作。加强教学科研单位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和基层党建工作项目清单任务执行落实情况的督导,创新开展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强化二级党组织的政治把关作用。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积极发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化“师生结对·支部共建”和“教工党支部联系学生班级”等特色党建工作,进一步打造“歌声中的党史”党建特色品牌。扎实推进“对标争先”建设计划,以更大力度深入开展新时代党建“双创”工作,确保学校在下一批遴选中实现零的突破,积极申报创建“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建好用好组织员队伍,严格党员发展与教育管理。提升党校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守正创新加强离退休党建工作,更好发挥离退休干部职工政治优势和经验优势,推进新时代关工委建设,不断丰富为老服务内涵。

(责任领导:赵经,牵头单位:组织部、离退休党委,配合单位:各二级党组织、校属各单位)

4.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突出政治标准,强化担当作为导向,本着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完成干部集中换届调整。强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谋划能力、执行能力、沟通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和思想政治工作能力。修订干部请销假制度,加强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召开党委人才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学校人才工作指导思想、战略目标,精准制定学校人才工作重点任务、政策举措。全方位培育、引进、用好高层次人才,新增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含“四青”)5-10人,全球招聘博士/博士后 50-80人,全球招聘教授占新增教授比例达13%;大力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和实践锻炼,组织推荐30名左右教师获国际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研修资格,选派50名左右中青年教师赴企事业单位从事1年以上实践能力锻炼;优化新一轮“15551”人才工程内涵和岗位设置,强化团队建设与聘任考核;优化人才评价与考核机制,用好人才第一资源,发挥人才最大价值;做好高水平人才安全工作。

(责任领导:赵经、陈文,牵头单位: 组织部、人事处,配合单位:各二级党组织、校属各单位)

5.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绷紧“政治大年”安全稳定之弦,提高政治敏锐性,强化风险评估和情报信息收集,强化与境外高校、非政府组织、基金会等合作交流的管理,守牢政治安全底线。修订《武汉理工大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构建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牵头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和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式工作机制,加大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追究的力度。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严格哲学社会科学讲座、论坛、报告会等的审批,严把教材、图书、期刊、网站、“三微一端”新媒体的政治审核关与规范性检查,严格执行宣传报道审核和采访报道归口报批制度;健全信息共享、研判共商、处置联动的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开展意识形态专项检查。制定《武汉理工大学重大事项网络舆情风险研判工作实施办法》,构建网络舆情(网络意识形态)监测和应对处置矩阵,做好重大活动、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网上舆论引导和风险化解,切实提高舆情应对的时效性、有效性。深入推进新《国家安全生产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加强实验室安全隐患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大消防安全检查与消防安全知识宣贯力度,完善消防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控,加强水电基础设施、学校建筑的日常管理和定期维护,强化校车安全管理,加强对施工现场巡查与管理,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加强保密宣传教育,落实归口管理原则,抓好微信泄密专项整顿等保密重点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军工保密资格重审。深入推进校园治安、交通、网络安全综合治理,加强新时代网上信访工作,依法稳妥处理信访、化解矛盾纠纷。夯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坚持校园大型活动申请审批管理,落实密接者、次密接者分区分级管控措施,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认真做好校园疫情常态化精准化防控。

(责任领导:王乾坤、赵经、刘祖源、刘春江、王世杰,牵头单位:党政办、余区管委会、宣传部、保卫处、国资处、学工部、研工部、后保处、基建处、保密办、后勤集团,配合单位:各二级党组织、校属各单位)

6.加强统战群团工作。大力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建设、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和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民族宗教政策与法规宣传教育,切实做好抵御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工作。强化工会组织对教职工的政治引领,加强二级工会骨干培训,提升工会干部政治素养;结合工会组织特点谋划开展特色主题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好庆祝建团100周年有关工作。

(责任领导:赵经、刘春江、王世杰,牵头单位:统战部、工会、团委,配合单位:各二级党组织、校属各单位)

7.推进依法治校,提升学校治理效能。积极贯彻依法治校理念,进一步健全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有效执行机制,提升制度执行力,推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等党中央、教育部党组和学校党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制定落实学校“八五”普法宣传教育规划,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发布并宣贯新修订的《武汉理工大学章程》,不断完善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制度体系;积极推进合法性审查工作,加强对职能部门规章制度建设的指导、监督;将人事制度改革为牵引的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与“五位一体”特色治理模式有机统筹、相互促进;加快落实《中共武汉理工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见》,进一步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责任领导:王乾坤、刘春江、陈文,牵头单位:党政办、法治办、发改办、宣传部,配合单位:各二级党组织、校属各单位)

8.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动学校党委和二级单位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落地落实。认真学习贯彻《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认真组织实施学校《关于推进“清廉学校”建设的工作方案》,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落实高校“象牙塔”里的官僚主义专项治理要求,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大力建设“清廉理工”。深入推动巡视整改任务按期完成。建设巡察工作人才库,对第四批14个被巡察单位开展巡察整改专项督查,开展第五、六批巡察整改监督检查,聚焦基建维修及其招投标领域探索开展校内专项巡察,全面总结第一轮巡察工作,梳理经验、健全机制、完善制度。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武汉理工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纪检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和《中国共产党武汉理工大学委员会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实施办法》,推动纪检干部面向全校基层党组织全覆盖式配备,推动党内监督体系更好发挥作用,形成党内监督合力,深化政治监督、抓实日常监督。引导职能部门行政监督、工会和团学组织民主监督、群众监督等党外监督积极发挥作用,推动党内党外监督和网上网下监督贯通融合。紧盯选人用人、招生考试、财务管理、科研经费、基建后勤、校办企业、合作办学、学术不端、师德师风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优化制度流程,完善党风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强化精准执纪问责和警示教育。

(责任领导:王乾坤、夏江敬,牵头单位:党政办、纪委监察处、巡察办,配合单位:各二级党组织、校属各单位)

二、强化思想引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9.守正创新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名师导航工程,落实1:200配备辅导员的要求,全面系统提升政工干部队伍能力水平。以“新时代领航计划”为统领,协同推进思政领航、管理护航、服务助航三大工程和学生筑梦启航、卓越远航两大行动。通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专题党课、辅导报告等多种方式,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深化“三全育人”,做好《武汉理工大学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台账》落实情况的自查。完善十大育人体系,将育人功能全面融入到学校工作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发挥“五老”、知名校友和行业企业领导等校内外资源的优势,共同守正创新开展好人才培养工作。

(责任领导:王世杰、刘春江,牵头单位:学工部、研工部、宣传部,配合单位:各学院(部))

10.大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加强二级党组织中心组学习的巡听旁听和教职工理论学习的指导督促,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学校干部教师中深学细悟、入脑入心。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完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增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深入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强基计划”,开展多形式的教师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选树宣传优秀教师典型,坚决查处师德失范案件,加大师德违规典型案例通报力度,严格执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度。

(责任领导:刘春江、陈文,牵头单位: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配合单位:各二级党组织、校属各单位)

11.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程、进头脑。严格落实党委常委联系思政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服务联系学院(部)制度,推进“理论专家进院系”。落实思政课教师1:350配备的硬任务,全面加强思政课建设与改革,持续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实施党政管理干部上讲台讲授形势政策课,从兼职承担思政课教学的优秀党政管理干部中遴选思政课入库教师;完善思政课集体备课机制,深化思政课教师研修实践,加大思政课“一课一品”建设力度,打造思政课金课,培育思政课名师,不断提高思政课建设质量。推进全国重点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申报筹备工作。培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示范课堂和教学名师,举行“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展示,编辑出版学校“课程思政”案例集,建设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40门,力争获批国家课程思政示范中心。

(责任领导:刘春江、王发洲、刘祖源,牵头单位: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研究生院,配合单位:各教学科研单位)

12. 加强大学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学校卓越精神、卓越理念和卓越品格的内化和转化,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讲好理工故事,涵育一流文化品性。推进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生活,加强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开展体现学科特色和行业特色的文化活动,推进文化建设与学科及行业发展紧密结合,推进汽车文化园等文化景观建设,打造特色文化。推进“书香校园”“魅力校园”“和谐校园”建设,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生态体系。

(责任领导:刘春江,牵头单位:宣传部,配合单位:各二级党组织、校属各单位)

三、实施新一轮“双一流”,以优势学科带动学校发展

13.加快一流学科和基础学科建设。系统推进材料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培优行动,在学科整体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材料学科进入世界前50位。加强基础学科内涵建设,加快数学、物理、化学等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化学学科进入世界前120位,物理学科进入并稳定在世界前1%

(责任领导:刘祖源,牵头单位:研究生院,配合单位:相关教学科研单位)

14.做好第五轮学科评估及其后续分析、调整和建设工作。把握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动态,适时召开第五轮学科评估总结会。以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为主要依据,对A类学科按照贡献度给予教学科研单位相应奖励并予以“后补助”支持,将B+档学科纳入湖北省“双一流”重点学科建设范围予以支持。

(责任领导:刘祖源,牵头单位:研究生院,配合单位:各二级单位)

15.深入推进学科交叉。结合国家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和学校学科实际,积极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加大交叉培育力度,催生重大创新成果,积极申报并争取获批教育部学科交叉中心。高水平建设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和材料与微电子学院等新兴交叉学科学院。

(责任领导:刘祖源、吴超仲,牵头单位:研究生院、科发院,配合单位:各二级单位)

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卓越拔尖人才

16.加快一流本科建设。深化新工科、新文科教育教学改革,制订专业课程建设新标准,力争新增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8-10个、国家一流课程10-12门,新通过工程认证专业5-7个,建设混合式教改标杆课程50门,建设特色精品教材30部。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对接国家“双碳”等重大战略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组织完成对材料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法学、安全科学工程等专业转型升级评估,启动物流管理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招生,减招、停招2-4个专业。积极组织申报国家教学成果奖,力争获批3-4项。做好本科审核评估迎评工作,制定迎评工作方案,建立迎评工作台账。做好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分层分类精准培训,力争获批省部级及以上基层教学组织、教学团队、虚拟教研室等8-10项。

(责任领导:王发洲,牵头单位:教务处,承担单位:各教学科研单位)

17.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召开高质量人才培养与招生就业大会,出台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数字教学资源管理等制度文件。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制订并出台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复试、课程体系改革、学位论文标准、双导师指导等具体制度,专硕产教融合培养比例达50%,力争获批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改革导师科研经费指导研究生制度、研究生奖助体系制度,出台研究生导师助研试点改革文件,推进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改革,改革非全日制硕士招生计划使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博士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人数比例达82%,学硕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人数比例达35%。开展现代产业学院联合人才培养试点,力争获批国家级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现代产业学院,积极筹备申报材料与微电子未来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获奖数继续保持全国高校前10位,力争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健全就业创业促进机制,推动就业创业工作提质增效,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世界500强企业就业的学生人数比例达53%,面向三大行业就业的学生人数比例达42%

(责任领导:王发洲、刘祖源、王世杰,牵头单位:教务处、研究生院、学工部、团委、督导办、创业学院,承担单位:各教学科研单位)

18.提高国际合作和继续教育办学水平。制订国际化能力与水平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推进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1-2个。聚焦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留学生教育改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生源比例达35%;与行业企业共同培养来华留学生50名以上。高质量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新增3-5个精品培训项目资质或基地。

(责任领导:王发洲、刘祖源,牵头单位:国际处、国教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承担单位:各教学科研单位)

五、强化有组织科技创新,提升学校服务国家战略能力

19.以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为目标开展有组织科研。做好大平台优化与建设,推动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培育申报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积极申报并力争获批1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组织申报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等重大平台。强化大项目策划与组织,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项、国家基金重大/重点项目5项以上;新增千万级项目10项,争取上亿级项目突破。加快大成果孵化与培育,获批国家科技奖 2-4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 8-10项、国家专利奖1项。

(责任领导:吴超仲,牵头单位:科发院、科技转化中心,承担单位:各教学科研单位)

20.以学科交叉、科教融合、成果转化为抓手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研经费达14亿元(纵向7亿元、横向7亿元);新增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4项;新建高水平跨学科研究中心3-4个;发表高质量论文200-260篇,其中国际顶尖水平论文3-4篇。新建校企科技合作平台20个;科技成果转化170项,专利授权600项;新组建高科技企业2家,以技术作价实现投融资 2-4亿元;出台武汉理工大学异地科研机构治理整顿工作方案,建立异地科研机构年度评估与动态调整机制,促进异地科研机构高质量发展。加强“交通强国”试点高校建设,做好7个试点项目研究及示范应用工作。

(责任领导:吴超仲,牵头单位:科发院、科技转化中心、党政办、产业集团,承担单位:各教学科研单位)

六、全力实施教育信息化,加快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

21.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完成学校网络条件升级改造,构建满足数字化教育需要的覆盖教室、宿舍的现代教育环境。全面升级教室环境,实现课堂教学实时录播;改善学生宿舍网络条件,确保学生宿舍网络均能满足线上教学要求。

(责任领导:刘春江、王发洲、刘祖源、王世杰,牵头单位:网络中心、教务处、教服中心、研究生院、学工部,配合单位:各二级单位)

22.加快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启动构建一体化教学和管理平台(理工智课),实现师生画像、决策分析等可视化展示;规划建设智慧教学大楼,新建改建智慧教室30间,满足信息化教学改革需求;出台数字化课程建设规范,改造建设1000门数字化课程,出台10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方案。

(责任领导:刘春江、王发洲、刘祖源、王世杰、陈文,牵头单位:网信办、网络中心、教务处、教服中心、研究生院、人事处,配合单位:各二级单位)

23.加快数据管理和技术标准化建设。以数据汇聚为基础,推进数据治理与数据中台建设,实现一数一源和伴随式数据采集;推进师生常用数据共享全覆盖,制定常用数据目录与共享技术标准;推动以用户为中心的软件系统建设,制定平台软件建设技术规范;试点应用感知校园建设,出台校园网络设施建设管理办法。

(责任领导:王乾坤、刘春江,牵头单位:网信办、网络中心、党政办,配合单位:各二级单位)

24.加快面向服务需求的业务应用建设。加快推进以师生为中心的“一网通办”建设,制定“应上尽上,全程在线”服务事项清单;推进“一张表”工程,实现人力资源系统与各单位数据对接,解决教职工反映强烈的数据分散、反复填报等问题;建设数据驱动的评价系统;建设“智慧书院”;加快内控信息化,推进公共资源利用率可感知、可计算、可分析;完成科技信息平台一期建设,为全流程、网络化、精细化的科技管理提供支撑;系统推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工作数智化发展,建设武汉理工大学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管理运营平台。

(责任领导:王乾坤、刘春江、王发洲、刘祖源、陈文、王世杰、吴超仲,牵头单位:网信办、网络中心、党政办、人事处、教务处、教服中心、研究生院、发改办、督导办、学工部、国资处、科发院、科技转化中心,配合单位:各二级单位)

七、深化以人事制度为牵引的综合改革,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5.深化学部制改革。一是以学科存量为核心抓手,加速打造学科高峰。充分发挥各学部的学术职能,进一步凝练并明确优势特色学科的重点研究方向和领域;充分发挥各学部多学科资源优势,集成攻关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团队合作催生重大创新成果;充分发挥各学部资源统筹职能,合理分配学科资源,积极谋划第六轮学科水平评估。二是以学科增量为发展动力,积极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加大对各学部的政策支持,在交叉学科领域人才引进指标、职称评聘指标、研究生招生计划、专项建设经费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学科交叉研究中心的培育支持力度;实施学科交叉培育计划,各学部每年部署一批学科交叉培育科研项目,持续培育新的学科方向;各学部每年定期举办高端交叉学科论坛,形成学科交叉发展共识,研讨跨学科前沿方向和发展动态。三是探索学部有效运行机制。加强学部建设管理,以年度规划、年度建设和年度总结为重要内容,落实学部主任月会制、战略咨询委员会年会制;将学部建设改革成效纳入其所在学院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强化绩效评价。

(责任领导:刘祖源,牵头单位:研究生院,配合单位:各二级单位)

26.建立本科生院和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适应大类招生培养,加强通识教育,完善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模式,进一步推动“三全育人”体系落地见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新本科生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统筹优化学工、教务相关职能,适时建立本科生院,出台新的本科生教育管理制度,理顺本科生院、书院、学院关系。稳步推动书院制改革,6月份出台书院制改革整体方案,9月份在部分园区试点建立书院。

(责任领导:王发洲、王世杰,牵头单位:教务处、学工部,配合单位:各二级单位)

27.优化管办评治理体系。以管办评分离为核心理念优化职能机构,成立教育信息化、评估评价等专门机构,分类完善二级单位管理职能、办学职能、评价职能。以管办评分离为治理手段健全内控体系,重新梳理管理职能部门责任清单、服务清单、负面清单,加快标准、流程再造,构建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系;加强教学科研单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制度体系建设;健全评估评价机构的制度体系,以信息化为基础统筹开展对学校各项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的事中事后分析监管,对本科与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反馈和监督,对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的绩效评估。

(责任领导:王乾坤、陈文、王发洲,牵头单位:党政办、发改办、人事处、督导办,配合单位:各二级单位)

28.深化“放管服”。职能部门加快职能转变,实现管理重心下移,职能部门负责制订标准、规划、制度,做好监管,科学评估,强化服务;年初明确亮点工作,年底考核兑现。学院用好办学自主权,实现办学任务有效对接,制定对接学校政策的内控制度体系和目标任务清单,经学校审定后实行“一院一策”。

(责任领导:陈文、王乾坤、王发洲、刘祖源、吴超仲,牵头单位:发改办、人事处、党政办、财务处、国资处、科发院、教务处、研究生院,配合单位:各二级单位)

29.科学精准“四定”。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 “双一流”建设需要,以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重点,优化专任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结构,合理确定各二级单位人员编制;按照学校核定的人员编制,以目标任务和实际工作需求为基础,科学设置各类人员岗位,按照岗位类别和岗位层级分类分级聘用;按照岗位类别和岗位层级确定各类人员基本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各二级单位细化岗位具体职责和要求,签订聘用合同,按合同进行分类管理与分类考核;以岗位职责和目标任务为基础,合理确定岗位薪酬,根据岗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考核结果,突出工作实绩奖惩,优化绩效分配体系。加快定编、定岗、定责、定薪“四定”,力求“一人一策”,强化岗位设置、聘用与考核评价,激发内生动力。

(责任领导:陈文,牵头单位:人事处,配合单位:各二级单位)

30.优化绩效考核体系。探索构建基本岗位绩效、目标业绩绩效、卓越贡献绩效相结合的绩效考核体系,以精准施策、分类考核为原则,持续优化各类人员绩效评价,切实打好考核减负“组合拳”,杜绝多头考核重复考核。优化二级单位的目标管理与绩效评估制度,突出关键核心指标,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分配办法,实现考核结果的正态分布。完善绩效评价考评系统建设、维护和数据信息采集。

(责任领导:陈文、王乾坤、刘春江,牵头单位:发改办、人事处、党政办、网信办、网络中心,配合单位:各二级单位)

八、提升管理服务效能,为学校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31.全面提升学校综合保障能力。完成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换届工作,充分发挥老专家、老领导作用;以信息化赋能督查督办,改进完善奖惩制度,进一步推进并落实问责制;召开四届二次教代会,加强民主管理,推进校务公开;积极稳妥地推进校园基本建设和重大维修工程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合理控制造价、科学把握工期、维护学校利益;健全开源增收协同保障机制,收入增长5%-10%,力争引资合同金额4.8-5.12亿元、捐赠收入3500-5000万元;完善节支节流协同工作机制,加大公房有偿使用力度,强化基建工程全过程成本控制与维修工程成本分担,优化后勤物业岗位科学设置与成本计算,提高水电费、医药费管理效益等;严格财务管理,规范招投标工作,盘活资产存量,着力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及综合效益;完善后勤服务模式与运行机制,提高服务效能与质量;进一步加强审计、医疗、图书档案、航海教育等各项工作。

(责任领导:王乾坤、陈文、刘祖源、赵经、王发洲、刘春江、王世杰,牵头单位:发改办、党政办、人事处、工会、基建处、后保处、余区管委会、财务处、社会合作处、国资处、招投标办、后勤集团、审计处、医院、保卫处、图书馆、档案馆、督导办,配合单位:各二级单位)

32.聚焦民生关切,做好惠民实事。推进校园大门门禁系统改造升级,以信息化助力疫情常态化防控;改善教室、学生宿舍及校园网络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学生学习生活质量;开展校内高层建筑安全防护设施改造;完成南湖校区、余家头校区体育场维修改造;启动余家头校区后勤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解决青年教师子女小升初难题,将附小小升初对口学校转至书城路中学;进一步抓好家属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完成28个单元电梯加装并投入使用,做好23个单元电梯加装各项协调工作;升级教职工体检项目,提高重大疾病早期诊断率。

(责任领导:王乾坤、刘祖源、赵经、陈文、王发洲、刘春江、王世杰,牵头单位:党政办、后保处、余区管委会、网络中心、教服中心、国资处、医院、保卫处、体育部,配合单位:各二级单位)

 

附件下载


招生电话: 027-87859017 027-87858399(本科生) 027-87651413(研究生)
地址:武汉市珞狮路122号 联系电话:87251442
Email:xxgk@whut.edu.cn

  • 武汉理工大学新浪微博
  • 武汉理工大学腾讯微博
  • 武汉理工大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