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17 作者:本科生院
编号 |
课题名称 |
课题主持人 |
学院 |
项目主要参与人 |
2020149 |
新工科牵引下电信类一流专业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
艾青松 |
信息学院 |
刘泉、江雪梅、张小梅、周嵘 |
2020150 |
以襄阳科教融合中心为载体的能源动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蔡晓东 |
能动学院 |
袁成清、董从林、熊英姿、郭晶晶 |
2020151 |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信息类智能机器人核心课程群的建设 |
蔡振华 |
自动化学院 |
李向舜、杨旭、陈雷、刘超群 |
2020152 |
基于协同创新和科教融合的物流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曹小华 |
物流学院 |
谷婷婷、于蒙、王强、鄂晓征 |
2020153 |
“互联网+”视域下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
樊晓东 |
体育部 |
孙金蓉、仲鹏飞、胡启林、阳艺武 |
2020154 |
多源复合实验实训可视化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 |
范世东 |
能动学院 |
吴洁、朱汉华、刘爱华、江攀 |
2020155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科交叉的探索与实践——以武汉理工大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学科为例 |
范涛 |
汽车学院 |
颜伏伍、梁传杰、李志峰、杨慧萍 |
2020156 |
面向理工特色金课建设的智慧教育协同平台的创新与实践 |
范小春 |
土建学院 |
鄢丹、高玉香、廖红、左霜 |
2020157 |
信息与计算科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
方玺 |
理学院 |
何朗、薛琼、向建林、谢良 |
2020158 |
“双万计划”引领下“产品设计”专业建设模式创新与实践 |
方兴 |
艺设学院 |
汤军、徐进波、李翔、黄雪飞 |
2020159 |
基于协同创新和科教融合的动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龚余辉 |
艺设学院 |
朱明健、周艳、周锦琳、张苇 |
2020160 |
面向“双万计划”的电子信息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
郭志强 |
信息学院 |
杨杰、吴巍、黄龙庭、曹辉 |
2020161 |
理工科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路径研究 |
何平 |
法学社会学院 |
汪炜、夏倩、黄明欣、徐江萍 |
2020162 |
新工科背景下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路径研究与实践—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 |
贺玉海 |
能动学院 |
范世东、杨志勇、钱作勤、陈劲松 |
2020163 |
以新工科为背景的“材料科学基础”课程“课程思政”与“金课”相融合的改革与创新 |
雷丽文 |
材料示范学院 |
顾少轩、黄学辉、丁瑶、殷官超 |
2020164 |
材料成型自主设计综合实验的课内循环体系及其持续改进方法研究 |
李佳琪 |
材料学院 |
黄尚宇、肖勇、廖红卫、彭军波 |
2020165 |
依托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李明菲 |
外语学院 |
马文丽、万孜、杨青、姚静 |
2020166 |
高校研究生招生风险防控机制研究 |
梁传杰 |
研究生院 |
谢中清、张凌云、黄道主、严岿 |
2020167 |
基于OBE理念和思政融入的交通运输类专业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
刘兵 |
交通学院 |
朱顺应、冯桂珍、琚超、张晖 |
2020168 |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育人机制研究 |
刘国龙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季爱民、雷五明、余佳、吴超华 |
2020169 |
以地方研究院为载体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刘克中 |
航运学院 |
安江涛、方力、刘敬贤、林慧 |
2020170 |
“双一流”背景下理工类高校市场营销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探索 |
刘明菲 |
管理学院 |
王超、陈云、程琦、张逸石 |
2020171 |
基于CAD和MBD技术的工程图学课程创新与改革研究及实践 |
卢其兵 |
机电工程学院 |
王琳、王慧源、刘雪红、王成刚 |
2020172 |
“三动二阶三维”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金课建设与研究—以《管理学原理》为例 |
罗玲 |
管理学院 |
郜庆路、杨薇、沈俊、韩笑 |
2020173 |
大交通学科专业型研究生课程改革与实践 |
罗蓉 |
交通学院 |
程细得、张晓燕、涂敏、孙亮 |
2020174 |
人工智能时代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创新路径研究 |
孟奇勋 |
法学社会学院 |
刘介明、李明、陈娜、文婧 |
2020175 |
抗“疫”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策略研究 |
潘晔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朱喆、权宗田、许传红、翁建明 |
2020176 |
高校在线课程教学效果及其优化路径研究 |
秦琴 |
法学社会学院 |
郭永琪、李艳艳、徐勇、卜清平 |
2020177 |
校企深度融合的计算机类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
饶文碧 |
计算机学院 |
熊盛武、向剑文、石兵、王云华 |
2020178 |
线上线下结合的力学实验类课程群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任琳 |
理学院 |
黄莉、李瑶、吕泳 |
2020179 |
轮机工程专业虚拟仿真“金课”建设研究与实践 |
商蕾 |
能动学院 |
胡甫才、杨志勇、郑彤、陈劲松 |
2020180 |
基于SEM的健美课学生满意度模型的构建 |
陶勇 |
体育部 |
马松、杨薇、王林、田华云 |
2020181 |
大数据与智能制造背景下国家一流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王超 |
管理学院 |
彭华涛、郜庆路、尹皓、韩笑 |
2020182 |
基于专创融合的多学科交叉双创特色实践教学研究——以武汉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梦工场为例 |
王如意 |
创业学院 |
肖静、熊勇、李春梅、李律成 |
2020183 |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探索 |
吴超群 |
机电工程学院 |
戴福祥、李益兵、郭敏、范青荣 |
2020184 |
新时代下工程训练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吴华春 |
机电工程学院 |
王玉伏、舒敬萍、李少颖、陈文 |
2020185 |
课程思政与“船载航行设备与系统”课程融通探索与实践 |
肖进丽 |
航运学院 |
吴建华、刘成勇、吴博、李媛 |
2020186 |
基于产教协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 |
熊彬 |
研究生院 |
戴福祥、李辉鹏、吴露、宋少坤 |
2020187 |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建设 |
熊盛武 |
计算机学院 |
段鹏飞、朱安娜、柳星、刘冰艺 |
2020188 |
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
许瑶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梅运彬、张利荣、何欢欢、王军 |
2020189 |
面向新工科的金课建设与教学创新方法研究——以《机械制造工艺学》为例 |
杨艳芳 |
物流学院 |
刘志平、陶孟仑、刘敏、肖锦华 |
2020190 |
基于科教融合和协同创新的光电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杨应平 |
理学院 |
胡昌奎、吴薇、陈梦苇 |
2020191 |
‘新工科’视域下教材改革与实践 |
尹章才 |
资环学院 |
袁艳斌、詹云军、张旭、龚珍 |
2020192 |
“双一流”背景下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及其建设研究 |
于蒙 |
物流学院 |
曹小华、赵章焰、王强、鄂晓征 |
2020193 |
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创新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翟红蕾 |
法学社会学院 |
贺子岳、刘介明、王汉熙、张弛 |
2020194 |
新工科背景下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张洪昌 |
汽车学院 |
张国方、柴方、蔡永华、宋景芬 |
2020195 |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国内外比较研究与改革探索 |
张峻豪 |
法学社会学院 |
秦琴、李艳丽、刘卫华、张晓筱 |
2020196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实验技术队伍整体水平提升对策的研究 |
张清勇 |
自动化学院 |
李向舜、周新民、夏慧雯、杨扬 |
2020197 |
高校实验室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
张羽 |
国资处 |
马丽、郑贤俊、陈敬 |
2020198 |
面向“智能制造”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多域协同实践创新平台建设与实践 |
周斌 |
机电工程学院 |
卢红、蔡兰兰、杨志杰、黎章杰 |
2020199 |
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
周申培 |
自动化学院 |
冯亚利、黄珍、石英、吴细秀 |
2020200 |
航海学系列金课建设方案研究与实践 |
邹春明 |
航运学院 |
徐言民、李媛、吴博、翁建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