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管理及质量信息 > 年度报告 > 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2023年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3-11-09      作者:本科生院

 2023年武汉理工大学素质教育中心继续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统筹整合、协同推进”的原则,全面推进学校美育教育及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积极营造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冶情、以美导行的育人氛围,以艺术教育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现从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文化艺术育人环境建设、艺术教育保障资源建设等方面将2023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美育育人长效机制建设

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制定出台了《武汉理工大学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实施细则》《武汉理工大学第二课堂课外学分实施办法》等文件,着力构建课程普及化、活动品牌化、校园开放化、人才创新化“四位一体”的全方位美育育人长效机制,为学校美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采取专职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和校内外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建设模式,不断加强艺术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

1. 专职专任教师:素质教育中心现有专职教师共计1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8专业涵盖声乐演唱、舞蹈表演、民族器乐、钢琴演奏、音乐教育作曲理论、流行音乐等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等均较合理。中心教师主要承担全校本科生艺术类公选课教学及艺术实践指导

2. 兼职教师:除专职教师外,每学期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等二级单位中也有部分教师开设与艺术(美育)相关的通识选修课程。

3. 外聘教师:根据课程及学生艺术实践的需要,特聘请多位校外优秀艺术剧院、专业院校的艺术家、教师等来校开设艺术通识课程、指导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等,充实了教育教学力量。2023年,素质教育中心相继聘任了来自湖北省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李兰萍武汉汉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刘丽等专业人士来校开设《京剧身段及演唱》《汉剧身段及唱腔表演》等特色艺术实践课程。

(二)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2023年,素质教育中心整合师资力量,力争在教学、教研、科研等方面促进整体发展,为进一步提升本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1. 教学改革创新:素质教育中心积极在艺术类课程教学内容、模式和考核方法上进行改革和创新。2023年,新增艺术通识选修课程《艺术中的科学》1充分依托学校理工智课平台,打造“理工金课”,推进实施课程精品化、课堂精彩化、教学品牌化,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美育课程教学新模式。目前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美育课程校级金课1门,院级金课6门,形成美育课程“数字化”创新突破

2. 教学研究创新:为进一步提高艺术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艺术教育中心通过公开课观摩、教学研讨教学经验分享等多种方式,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师们根据实际情况,就教学梯队、课程团队等多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逐渐形成艺术教育教学教研活动的制度化、常态化、专题化。8门课程立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教师主讲的《流行歌曲演唱》获评第二批国家一流线上课程

3. 专业科研创新:鼓励教师平时积极参加相关学术交流,扩展视野,以便了解本领域最新学术研究动态;鼓励老教师对新教师进行个性化辅导,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并逐渐形成课程团队;鼓励青年教师科研创新,2023年教师自主申报并获批3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团队7项作品参加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区域赛一等奖2项,并推荐至国赛。

三、艺术教育课程资源建设

艺术通识教育是武汉理工大学实施全校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的主要渠道,旨在提升在校学生的艺术修养及文化素质并通过不断拓展教学内容,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了解中外优秀艺术成果,提高其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的能力,让艺术陶冶学生精神、完善人格修养,增强当代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23年素质教育中心向全体本科生开设涵盖音乐表演、音乐学、舞蹈表演方向共53余门课程,包括艺术实践课程(古筝》《古琴》《钢琴演奏《声乐演唱》《流行歌曲演唱》等)、艺术鉴赏类课程(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舞蹈鉴赏》《音乐鉴赏》《读谱》等,每学年选课总人数达到1万人次左右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文化素质和审美意识,增强当代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文化艺术育人环境建设

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导向,积极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体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营造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

1. 围绕基地品牌活动,推进实现全覆盖。围绕“理工大讲堂”“名家艺术讲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品牌活动,持续推进实现艺术普及教育与实践全覆盖。2023邀请社会精英、行业领袖、优秀校友、艺术名家等,以“理工大讲堂”、“名家艺术讲堂”为平台,开展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科学探索与生命教育、文学修养与艺术审美、哲学智慧与伦理思维、社会热点与全球视野、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等六个类别的讲座(报告、论坛)共计27“理工大讲堂”已累计举办568;举办2023年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央戏剧学院专场演出,不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科学意识和学术精神。

2. 搭建学生艺术实践平台,突显育人实践成果。以学生实践活动为抓手搭建艺术实践平台,积极组织参与以学生艺术竞赛、校园精品原创、高雅艺术展演、日常艺术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具有理工特色、内涵丰富、品味高雅、形式新颖的美育实践活动,推进美育普及及提高。一是依托学校素质教育中心师资力量,对学校艺术社团开展艺术实践指导,创作和编排文艺作品。是全面落实学校“5·30”行动计划,大力推进“五育并举”,“金秋杯”艺术文化节唱响理工校园合唱比赛为契机,引导支持各学院共同推进“一院一品”学生合唱团建设组织“一院一品”合唱团师生骨干观摩合唱专场音乐会2场逐步形成美育育人实践新平台。三是定期举办美育成果展,以美育教学公开课与课堂艺术化、舞台化相融合的方式,把讲堂搬上舞台,将台放大课堂,让零基础学生参与到展演中,提高美育育人的参与度、覆盖面和受益面。参与主办学校建校125周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演”等艺术实践活动2场,依托艺术实践类课程,创作编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6项,在中宣部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相继推广报道是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全国、省、市组织的各层次艺术文化节活动,不断提高文艺作品水平。

3. 依托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创新文化育人特色。2018年,学校成功获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为进一步探索更具特色的文化传承发展体系,2019年与武汉汉剧院共建汉剧人才联合培养基地,通过汉剧工作坊建设、特色成果展示、校园品牌文化活动等多种途径,让学生全方位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师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全校本科生开设了《汉剧身段及唱腔表演》《京剧身段及演唱》《古琴》《古筝》等传统文化课程,采取“外引”与“内培”结合,深入推进学校汉剧、京剧、古琴、古筝等特色传统文化建设,开展“戏曲进校园”“名家进校园”等校园文化活动。在教学中深挖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并结合艺术实践课程特性与学生实际学情,通过传统民歌、古诗词歌曲、经典红色歌曲等主题教学内容为载体,创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组织《声乐演唱》艺术实践课程班学生参与录制古诗词歌曲《念奴娇·中秋》,将课堂教学艺术化、舞台化、成果化,提升学生践行传统文化传承的参与感。

四、艺术教育保障资源建设

学校重视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设施场馆的维护,设有专项经费列入学校年度预算,主要用于在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艺术教育等相关资源建设。目前,学校建有大学生艺术教育实践基地,共计1600㎡,内设小型演播厅、钢琴室、舞蹈室、合唱室、古琴、古筝、器乐室、汉剧工作坊等21个艺术教育教学教室,全面配备钢琴、电钢、古筝、古琴、小提琴等乐器件,满足日常实践类课程教学需求;实践基地所有教室均接入互联网,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实现信息化教育教学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同时,学校将现有的校史馆、艺术馆航海博物馆、天象馆等藏馆纳入美育教学实践平台,进行美育普及教育与推广。利用校史馆展出的档案史料、实物、历史照片等鲜活资料,向师生传承学校历史、弘扬大学精神;利用艺术馆的陶瓷艺术、书画艺术等展品,推动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理想与信念利用航海博物馆,以“航海”为主题展示中国船舶航运发展史,激发师生的爱国热情、拼搏情怀;利用天象馆,以先进化、专业化的教学仪器设备模拟展现各类天体样貌,激励学生用乐于探索、勇于创新、求实求真的科学精神“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学校相关藏馆秉持“面向师生、服务社会”的管理理念,发挥了学校的学科优势,是科技与艺术的展示平台,也是在校学生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平台。

 

附件下载


招生电话: 027-87859017 027-87858399(本科生) 027-87651413(研究生)
地址:武汉市珞狮路122号 联系电话:87251442
Email:xxgk@whut.edu.cn

  • 武汉理工大学新浪微博
  • 武汉理工大学腾讯微博
  • 武汉理工大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