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干部、人事与人才工作信息 > 人事工作 > 教师行为规范、师德建设

【师德标兵说师德】张庆英:寄爱予教 博见怀远

发布时间:2020-11-24      作者:党委教师工作部

 

【编者按】伟大的时代呼吁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在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征程中,学校涌现出了许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师德标兵”。 他们不忘“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传承“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理工精神,躬耕杏坛谱写芳华,春风化雨培育英才。为了弘扬高尚师德,凝聚奋进力量,党委教师工作部推出《师德标兵说师德》专栏,让我们共同聆听师德标兵的温暖故事,感受师德标兵的教育情怀,传递师德标兵的榜样力量。


                        寄爱予教  博见怀远

                                                                                                                                                            张庆英

作者简介:

张庆英,女,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教授,瑞典皇家工学院客座教授,科技部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评价与评审专家,现代教育与计算机科学国际研究协会副主席,信息工程与电子商务国际期刊主编,湖北省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评委。出版学术专著、教材和译著18部,发表论文140多篇。获得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与教学成果奖,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数十项。主持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被评为学校师德标兵、先进工作者标兵、模范班主任、精品课程教学名师,荣获湖北五一巾帼奖、湖北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全国在线课程优秀教师等称号。

 

 

德与才从来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才不大者,不能博见;德不优者,不能怀远。这就要求我们见识远博,视角前瞻,目光远大,胸怀宽广,即所谓师者厚德,师者仁爱,师者慧根,师者匠心。从教38年的经历,让我对此有了深刻的认识。

 

—— 题记


德才兼备,博见怀远;以爱施教,为人师表

德的魅力在于师爱。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史记》有云:爱施者,仁之端也。

秉承以爱执教的理念,我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并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让学生得到最大的收获。学生们给予我高度的肯定:在张老师的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是最多的,也是会受益终生的。我的博士生、硕士生(包括留学生),以及本科团队的学生们都特别愿意待在实验室里,因为那是他们温馨的

一杯水与一桶水的关系众所周知。在现今这个时代,老师更重要的任务是要帮助学生学会寻找水源。老师应当站在学科的前沿,注意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新动向和新成果,了解其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广泛学习,博采众长,不断探索,勇于创新。这样既能使课堂讲授新颖、丰富和升华,又能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

千言万语,不如身体力行。我非常注意自己的知识更新,不断地充实自己,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18部。42岁开始读博并用三年半的时间获得了博士学位。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一个切实的榜样。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对于学生,我从来都是很尊重的。这应该也是我得到学生尊重的原因之一。在学术态度上,我会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比如,我所有的学生都知道,对于抄袭,我一贯地反对并鄙视。对于学习上的敷衍,也是我不欣赏的。同时,我跟学生可以平等地交换观点,探讨问题,甚至可以开玩笑,像真正的朋友一样。在很多班级25年、30年周年聚会或各种不同的纪念活动中,我们这些当年的授课教师会受邀参加。很多学生都会回忆起当年我上课的情景,讲到我对他们的严格要求及其对他们后来的成长所发挥的作用,讲到当时这门课程对他们在职业发展中的影响,讲到老师当时在讲课中给他们分享的体会,点点滴滴,记忆犹新。我听了也非常感动。

 


正在备课的张庆英老师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说的就是教师播种善良的作为。一切从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把该做的事情尽可能地做完美,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这是我们应该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我们也因此得到幸福的回报。孩子们远离父母家人前来求学,他们需要真诚的关心与呵护。20多年前,一位姓杨的同学打球时把手摔成骨折,我熬好骨头汤,从汉口的家中送到学校来。这样一件很小的事情,也被他的同学们一直记在了心里。学生们常说我是他们一辈子也忘不了的老师。其实我又何尝能够忘了我可爱的学生们呢?忘不了教师节的贺卡,忘不了讲台上一杯清凉的菊花茶忘不了节假日里应接不暇的问候电话,有学生缘,对于一个老师来说,着实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桃李满天下是教师这个行业的写照,但事实上,并非每个老师都能一直品尝天下桃李沁人心脾的芬芳。在中国的所到之处,在世界的不同城市,比如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法国的斯特拉斯堡、英国的伯明翰、意大利的罗马,以及很多其他的地方,每到一处,都会有学生盛情地接待我,开心地与我畅聊。得到学生的真心喜爱,作为一个老师,最大的幸事莫过于此。

情理相融,严爱相济;理解尊重,教学相长

情理相融谓之法,宽严有度才叫爱。新时代的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行全面开发,帮助每一个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找到适合他们发展的方向,在严格要求的同时,鼓励他们为之努力。当师生关系融洽,气氛和谐,渠道通畅的时候,一切的教育活动方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张庆英老师(左三)率队参赛获得全国物流设计大赛一等奖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师与学生,不单纯是教与被教,考与被考的关系。他们可以在彼此的相处中从对方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学生的想法、见解、发散思维,都可以给老师带来养分。教师可以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带给学生更大的影响。每天面带微笑,时刻为身边的人带来温暖和阳光,从他人的角度、背景和心理出发考虑问题,相处过程中能让别人感到舒服,这就是所谓魅力人格,是一种高层次的涵养。

因材施教也是非常重要的,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教学及互动的过程中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选拔人才。十几年来,我组建了一个由教授、副教授、讲师,以及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组成的创新团队。在各种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包括国家级竞赛一、二、三等奖10多项,省级奖10多项、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近10项,校级自主创新项目几十项,暑期社会实践项目4项,完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0余篇,本科生发表论文数十篇,团队申报专利几十项。学生们从各方面得到锻炼和成长,从我的实验室走出来的不仅有在国际国内知名高校攻读硕、博学位的同学,还有一大批在不同行业取得不俗成就的优秀人才。

在接受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采访时,我多次引用陶行知先生说过的一句话——老师最大的成功在于培养出令自己崇拜的学生。作为老师,很得意的一点就是可以贪天功为己有,我们会为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而开心,会为曾在他们的成长中尽到过一点微薄之力而感到满足和骄傲。讲起我的学生,我会津津乐道,如数家珍。时间有些长哟,因为其中确实有许许多多讲不完的精彩故事。

在一次全校新生开学典礼上,我作为老师代表发言。我说:作为老师,我想告诉你们,我们的确已经有了不少让我们自豪和崇拜的学生。希望我们的下一个崇拜对象,就是在场的你们!这是鼓励学生的话语,也是发自我内心的声音。应该承认,我的学生并不都是能力超群的天才,我们重视的不仅是那些取得了辉煌成就的学生,而是他们每一个人。我告诉我的学生们,事业辉煌并不是我评价一个人成功的唯一标准。只要是踏踏实实地努力了,每天进步一点点,把工作做好,把家庭经营好,把身体养好,把同事和朋友的关系维护好,凡此种种,都是我所认为的成功。已经毕业的学生也会把他们工作中的经历和感悟与我交流,而这些故事又会成为我讲课中的案例,这就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张庆英老师领取湖北省五一巾帼奖牌和五一劳动奖章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与学生共同成长。近年来,我先后被评为师德标兵、先进工作者标兵、精品课程教学名师,荣获湖北五一巾帼奖湖北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全国在线课程优秀教师等称号。

爱岗敬业,勤奋严谨;潜心教学,锐意改革

我是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当初和我一同留校及外校分配过来的一百多位77级的毕业生中,陆续有许多人离开了学校。教师的清贫与外面世界的精彩,曾经形成过巨大的反差。然而,物质利益的诱惑却不曾动摇过我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和忠诚

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折射着对人生的态度。而人生的态度就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就。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中说道: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他在信中还写道:我们劳苦的最高报酬,不在于我们所获得的,而在于我们会因此成为什么。

我们都听过三个泥瓦匠的故事。回答砌墙盖楼造世界上最具特色建筑的甲乙丙三个人,十年之后,甲因手艺毫无长进而被炒鱿鱼;乙勉强保住了饭碗;惟有丙成了著名的建筑师。我们当然不必惊诧于他们迥异的命运,因为三个人的回答所反映出的不同的工作态度,已经注定了最终不同的结果。

对于我们的职业,同样可有多种的回答:可以是教书匠;可以是授业者,也可以是教育家。有人总结得好:爱一行干一行,这叫匹配;干一行爱一行,才叫敬业这一职业是否我们自己的选择并不重要,但我们可以选择做得更好。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定位于教育家的老师一定是好老师。


张庆英老师(右四)和她的2012届研究生

 

好好讲课是一个老师的基本功夫。如今的学生思维越来越活跃,课堂时间又十分有限,只有把内容加以科学组织,才能使教学的效果更佳,水准更高。那种备一次课讲N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新时代的教师要以广博的知识为支撑,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收放自如,积极互动,才能满足广大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学的质量。

我一直潜心钻研教学理论,不断寻找最合适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全方位的教学改革,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信息量更大。我组织学生以小组方式就某一专题展开研究,以课题讨论、演讲、PPT展示等方式建立互动式教学环境。课堂外,组织同学们进行问卷调查,去企业实地调研,倡导研究型、互动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我坚持做课后笔记。除了记录到课的人数和本节课内容的起始点与终结点,还要记录讲课中的体会。比如哪个地方有一个较好的临场发挥,哪个内容讲得不够透彻,下次需要补充,每个内容应当怎样讲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回过头去看看这些笔记,认真揣摩,就能形成日渐清晰的讲课思路,积累丰富的讲课经验。

我在双语课程“Introduction to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的结课阶段组织了一场模拟国际会议。一切按照国际会议的规范流程来进行。学生担任主持,各小组的调研结果整理成报告,制作PPT,派代表上台演讲汇报,而后进行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所有的这些都是全部用英语来进行的。督导和全系老师都参加了这场模拟国际会议。会后,我给演讲的8位同学颁发了有我签名的宣读证书。也许这些学生当中相当一部分人将来也不一定能有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的机会,但通过一门双语课程的教学给他们提供一个学习和感受的机会,他们都觉得是非常值得珍惜的。同学们都反映很有收获。校园网上也专门进行了报道。

成功的课程讲授离不了课程的建设和积累。从校级优质课程、校级精品课程,到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其间倾注了我无数的心血。不得不承认,初期的课程建设,包括在线课程的录制,以及指导本科创新实践,承担中国物流学会的教研项目等,基本上是没有资金支持的,但我并不介意,只是凭着自己的热情、执着与责任感默默地去做,因为我认为那些就是我应该做的,而且做了就得做好。后期的很多工作也得到了学校的支持和肯定。

 


张庆英老师(右二)和学生讨论项目方案

 

潜心教学,认真钻研;总结经验和体会,发表教研论文;出版教材和教研专著,完成教研项目,这就是一个教学——研究——进步的过程。十余年里,我完成了省级和校级的教研、课改项目十多项,发表教研论文20多篇,出版教学方面的专著《创新教育与教育的创新》。我还获得中国物流学会教研项目一、二等奖多项,中国电子教育学会优秀教材一等奖,物华图书奖三等奖。《物流系统工程》获批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精细管理,科学规划;放眼未来,不断进取

要实现自我管理的精细化,就是要摆正位置,明确目标,找到方法,严以律己,实现自我提升。要加强压力与情绪管理和时间管理,练就一身扎实的功夫。

有人说,大学老师不坐班也从不加班。他们不知道的是,大学老师从未下班。5+2、白+黑的日子是外人不能理解的。备课、讲课、教研、科研、课题申报,无数琐碎的事情,会带给大学老师很大的压力。压力与情绪管理并不是一句变压力为动力那么简单的。要用乐观的态度对待工作(及其带来的压力),就要学会用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早些年,照顾一家老小的压力特别大。我每天都是在一切料理停当,孩子睡下之后,才开始备课、批改作业、读书学习,经常是夜里两、三点钟才休息。那时还没建武汉长江二桥,遇上起雾或大雪的天气,轮渡停航,从汉口的家中赶到学校,有时要花上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为了不耽误8点钟的课,我会在清晨5点半钟就出门。现在回想起来,的确很是辛苦。好在我生性善于放大快乐,缩小痛苦,无论多难,都绝少让人在我脸上读到疲惫。在国外访学期间,我的勤奋和效率(以及沟通能力)给老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奠定了国际交流合作的基础,我被聘为瑞典皇家工学院的客座教授。在2020年的疫情开始后的几个月里,我写了3本书,4篇学术论文,完成了两门在线课程的维护,承担了科技部和教育部的项目评审以及学校的教研项目、教改课题、一流课程和金课的评审,参加了省里的评标,筹办了两届国际会议,保持与国内外学者的学术交流。工作的饱满得益于我对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的长期训练。

间作套种的本意是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充分利用光能、空间和时间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实质上是通过工作内容的改变使人产生新的兴奋灶,脑力和体力可以得到有效的调剂和放松。借用这一概念,我练就了自己换脑休息的本事,这就是著名的莫法特休息法,意思是当干某一件事情感到疲累的时候,更换另一项工作的内容,使劳累的大脑得到一定的歇息。从这个意义上,我的平行处理功能比较强大,朋友们戏称我的大脑是多核处理器,工作效率很高。

要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学生,教师自身需要有相应的积累和背景。我在瑞典的皇家工学院、斯德哥尔摩大学、乌普萨拉大学、英国的伯明翰大学、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大学等多所高校,以及欧洲的十数家世界知名企业进行过讲学与学术交流。还担任了现代教育与计算机科学国际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 RAMECS)的副主席;信息工程与电子商务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 Business)的主编;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的主席。

 



张庆英老师

 

在新的时代,教育不断发生着变化。过去的20多年,信息化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影响。有人统计:95%的教师用PPT上课,30%的教师使用LMS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学习管理系统),教师查资料基本不再去图书馆,这些影响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大数据时代,失去了知识垄断的学校,剩下的是:更少的课堂和更多的实验室;更多的交往和更少的讲授;更多的互动与更少的灌输;更个性化的服务和更灵活的学制。信息化与互联网带给教育的是根本性的改变。疫情期间的教学模式更是充分显示了这一点。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撤掉大学的围栏,使更多的课程对全社会开放,这是一个大的趋势。作为教师,需要有紧迫感,积极投入到慕课(MOOC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大型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中去。我在2015年建成了武汉理工大学的第一门慕课物流系统工程,并先后在爱课程、学堂在线、优慕课等平台上开设了多门在线课程,对学校的开放课程建设起到了一定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物流系统工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我在2002年武汉理工大学首届师德演讲比赛中说过: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位母亲。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走到哪里都有贵人相助,我愿做学生们的贵人,将更多的阳光洒向他们教师不仅是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也是天底下最年轻的行当。相比于春蚕和蜡烛,我更愿意把教师比作阳光,比作春天。阳光给人温暖,春天孕育着无限的希望

这是我真实的想法与感受。

永远不会改变。

 

 


 

附件下载


SSI ļʱ